蒋介石的童年(一)

蒋介石于公元1887年10月31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出生于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一个盐商家庭。

蒋介石出生时,他的家乡溪口称禽孝乡。传说,有位姓董的少女,每天倚窗刺绣,窗上有两只燕子筑巢而居。董女每天喂小燕米、水,并编竹保护燕巢。两燕冬去春来,董女年年护养。后来董女病死,两燕悲鸣不已。3日后,董女父母到女儿坟地祭扫,只见两燕伏死在董女坟头。乡人惊奇,以为飞禽知孝,因此改地名为“禽孝乡”。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改称溪口镇。此后,溪口称乡、称镇多次变化。

1919 年正式定为了行政镇,为奉化县28个乡镇之一。

1928年改称溪口乡。

1935年又改回溪口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溪口一 度改乡。

1951 年又改为镇至今。

溪口镇在宁波西南39公里、奉化西北 15公里,地处四明山南麓,是浙东著名的风景区。这里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有一条河流从溪口镇旁流过,就是四明山区近百条溪流中最主要的三大溪之一的剡(yan二声)溪,又称剡源(其余两大溪是县溪和锦溪)。

剡溪蜿蜒九曲流到溪口便注入锦溪,因此故名溪口(亦名锦溪村)。

溪口镇东横亘一条名为武岭的山岭。屏障全镇,为溪口的门户。因此溪口亦称武岭。

蒋介石偏爱“武岭”这个名称,他自书籍贯“浙江奉化武岭”。他给蒋氏宗谱题签也写的是《武岭蒋氏宗谱》。

1934 年,蒋介石在武岭的路口,建造了一座气势宏伟的武岭门。门前额题有“武岭”二字,是国民党元老、历任监察院院长的著名的大书法家于右任的手笔。

蒋介石的童年(一)

于右任题写的武岭

蒋介石也在后额题写了“武岭”二字。

蒋介石的童年(一)

蒋介石题写的武岭

溪口风景优美,有许多名胜古迹,相传溪口镇内就有十景之多。位于武岭门南侧的潭墩山,景致确实秀丽。潭墩山是武岭山脉伸到剡溪北岸戛然而止形成的一座小山,其形状如“伏虎吸水”,因此又称龙头。山巅于清雍正九年就建有文昌阁,别名“奎阁”。文昌阁两旁筑有石级,循石级盘旋而下,西首溪边有一大树盘根错节、树荫伞盖丈余,清爽幽静。

蒋介石的童年(一)

文昌阁客厅

在溪口西南11公里处的雪窦山,是四明山脉在奉化境内70峰中最享盛名的山峰。山顶平地上有一古刹,即雪蜜寺,为 浙东第一名刹。此外,雪窦山还有“御碑亭”、“善息亭”“妙高台”、“瀑布观音禅院”、“狮子岩”、“伏虎洞”以及“三隐 潭”“千丈岩瀑布”等。

千丈岩瀑布高 186米,三面峭壁千仞、无路可登,故称干丈岩。在国内也是罕见的(北宋真宗曾赐名“东浙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