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是父母们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每个人所生活的年代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就拿孩子取个什么的来说,就是按照父母的姓氏。
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的姓氏与众不同,不但要让孩子的姓氏与众不同,而且还要让孩子的姓氏跟母亲一样,这种改变在以往已经很少见了,现在更是如此。
二个孩子“随母姓”越来越多,幼儿园教师:这么干的,大多是90后的父母。
在上学之前,父母和老人都会称呼孩子的名字,但是从幼儿园起,父母就会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孩子的背包、被子和制服上,这样可以让老师和同学互相了解。
班主任要让学生们在微信群中修改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学生们的签名下,他们才知道,有的孩子的名字和他们的父亲的名字不一样。
当看到自己的孩子是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她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孩子是二婚,但是很多幼儿园的老师都觉得,二胎“随母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这是要重新组建一个家庭么?而大多数都是90后的父母。
一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说出了真相,这一批学生的父母思想相对开放,90后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一个独生子女的家里成长起来的,作为父母,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陪伴。
后来又有了第二个,不过因为性别的关系,大家都想要一个儿子跟母亲的姓氏,再加上父母的允许,所以才会有这种情况。
特别是在江浙一带,90后是父母最疼爱的女孩,也是唯一的女孩,当女孩结婚时,父母会给她们一笔不菲的彩礼,有些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抛弃。
所以,在结婚之前,他们就说过,如果女儿要二次生育,那么,他们的子女就要跟着母亲的姓氏,这也是因为他们的家庭财力所造成的。
90后的一些父母对孩子是否应该跟随母亲有自己的观点
看到这个情况,不少人都不明白,这不是违背了他们的一贯作风么?要是家中年纪稍轻的小孩跟了母亲的姓氏,岂不是会被人歧视,而女方那边的老人,却对自己的子女并不怎么看重?
一些人认为,这就是妇女在社会中的身份不断提高,意味着她们在家里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因此当她们提出这种观点时,没有任何人会有异议,甚至可以用交流来消除。
作者认为,这种姓氏的确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发展,并且这种家族也有许多共性,例如以都市为主,父母文化水平高,女性与男性经济能力相近等。
最重要的是,90后的父母在接受更多的教育方面,从上了幼儿园,到了家庭,再到上学,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公平的,不会偏袒孩子。
孩子要不要跟母亲的姓氏,那是家族里的事情,没必要这么夸张,也有可能是一些父母出于娱乐目的,所以要警告一下,以后可能会发生的冲突。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的不同,并不只是对他们的姓名
以前的父母更倾向于“棍棒之下出孝子”,现在的父母更倾向于用科学的方式来教导孩子,更愿意接受专业人士的教导,对孩子更有耐心,有时候还能和同学们相处融洽,两者之间的感情更接近于好友。
兴趣班可以选择,不愿意选择也可以,但是对于孩子们的学业,父母们更看重的是他们的表现,他们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班级,但是,他们不感兴趣的话,可以和父母一起出去玩,而“鸡娃”这种事情,却比较少见。
男人们更多地参加他们的子女的学习,而母亲们不再是“全职”工作。上一代的父母,父亲是赚钱的,他们的孩子,都是由母亲来负责,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的母亲们都有了自己的工作,而父亲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孩子们的培养上的作用,于是就开始照顾孩子了。
作者的建议: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父母们的教育水平也随之提高,而在教育上的问题上,父母们也能更加坦然地面对,这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今天的主题:您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