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如何处理同军队的关系一直是一道难题,军队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当,政权的稳固性不需多言;反之,军队干政乃至弑杀皇帝,在罗马帝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军队与皇帝的关系自始至终都联系紧密,早在奥古斯都时期即对二者的分工进行规定。
从奥古斯都统治开始,军队一般只为他们的皇帝服务。皇帝是出类拔萃的军事领袖,军队负责进行统治。”军队的作用不光体现在帮助皇帝进行统治,其他方面的作用也有所体现。“罗马军队是帝国权力的重要来源,它的支持造就了皇帝,也毁灭了皇帝。

从根本上讲,“每个皇帝的性格和每名皇帝统治时期的环境,决定着统治者与军队和上层阶级的关系如何发展。”正是基于此,皇帝们对军队的态度十分重要,皇帝力图将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罗马军队在帝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样地,军事方面的成功也是衡量一个皇帝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皇帝想皇位永固,必须紧紧依靠与控制军队。

在处理与军队关系关系方面,皇帝对军队的掌控异常关键。首先,军队需要表达出对皇帝的忠心。哲学家艾比克泰德曾说:“对于士兵,他们开始服役时,要发誓把皇帝的安全看得高于一切。”这句话折射出道理:皇帝与军队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契约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誓言这一“纽带”进一步达成。
其次,皇帝对军队态度十分重要。对于军队来说,不论是士兵,还是军官,无不渴望皇帝的关心。“皇帝以一名士兵的身份出现在军队中,并且能够和士兵们一样吃喝同样的物品、操练和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这使得士兵们认为皇帝非常关心他们。”如果说军队希望皇帝以身作则与军人同甘共苦,那么渴望共苦的比例则明显大于同甘。皇帝在军队中发表演说,强调自己与这些士兵属于“战友”的关系。

皇帝处理好与军队的关系非常重要。皇帝若想要稳定统治,必须妥善维持与军队的关系,否则军队杀君弑主的现象就会发生。皇帝在处理的军队问题上,虽通过“宣誓”加强军队对自己的效忠,但此种方式所展现的效果多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取得军队的信任。内战中,康茂德作为皇帝更多以“暴君”的身份进行定义,可康茂德并未“亏待”手中的军队,继而“免于”军队的。同为皇帝,佩尔蒂纳克斯与尤利安努斯则因未兑现军队的要求,因而成为近卫军的对象。所以,皇帝若想免于被杀,就需要处理好与军队的关系,对其妥善安置。
总结
康茂德时期,罗马已出现衰败的迹象。康茂德死于非命,帝国一度出现佩尔蒂纳克斯在位时期的短暂稳定局面,但好景不长,佩尔蒂纳克斯最终被近卫军刺杀。而佩尔蒂纳克斯的死也在证明一种事实:“要想安全地同时改革一切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国家的组成需要时间和智慧。”而接下来“拍卖帝位”这一闹剧则成为这场内战的导火索。

关于这场内战的爆发原因,近卫军“拍卖帝位”是这场内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更多地出于军队。即近卫军与行省军团以及军团之间的矛盾未能妥善解决,两对矛盾的出现更多地体现在待遇方面。在军队方面,近卫军与军团之间的矛盾在内战前一直没有解决,自始至终都是困扰帝国的问题。此前军团出现的叛乱的诉求很明确:提高军团待遇以减小与近卫军之间的差距。
由于内战的参与者是军团间的对抗,所以相比近卫军与军团之间的矛盾,军团内部之间的矛盾才是最关键的。帝国在对待军团方面的态度上较为冷淡的,没有站在不同军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使得不同军团之间的矛盾慢慢凸显,进而导致战争发生。内战时期,尤利安努斯对军队完全失控,究其原因是“拍卖帝位”上的不合法性,遂使军队变得如此疯狂,内战发生是皇帝失去对军队掌控的重要表现。

皇帝与军队关系是一项绕不开的话题,内战爆发完全由军队一手造成,但更能反映出皇帝对军队的失控。尤利安努斯登上皇位后,三位总督纷纷被拥立为帝以对抗中央。究其原因是皇帝对军队失控引发内战,因此皇帝与军队的关系显得重要,对军队的掌控力度决定皇帝的命运。内战的爆发原因虽然较多,因此作为内战爆发的主要参与者,军队为主要原因。或者可以认为,在内战爆发原因中军事动因居于主要地位。
参战各方实力对比及较量
近卫军一手策划的“拍卖帝位”的影响之恶劣溢于言表。这一事件激化了近卫军与行省军团之间的矛盾,行省军团对近卫军的所作所为无法容忍。塞维鲁、尼格尔与阿尔比努斯被军队拥立为皇帝,一时间帝国“四日中天”。另外,三位总督各有地盘和军队,彼此之间无法共存,皇位争夺战不可避免。
内战前的形势
近卫军弑杀佩尔蒂纳克斯后,通过“拍卖帝位”,产生了新皇帝尤利安努斯。除尤利安努斯之外,塞维鲁等三人已称王称帝,于是,在193年这一年,罗马帝国出现了四位皇帝同时在位的罕见局面,加上被杀死的佩尔蒂纳克斯,称为“五帝之年”。作为罗马帝国新皇帝的尤利安努斯,用花钱买到的皇位为罗马民众唾骂。成为皇帝后,尤利安努斯并未收敛自己的行为。

“尤利安努斯立即投身于饮酒和放荡中,他认为自己对国家的责任是无足轻重的,并在奢华的生活中度过了自己的时光。”相较于康茂德的行为,尤利安努斯的表现有过之而无不及,罗马民众对他的仇视程度也在加剧。虽然他遭到民众愤恨并且生活奢侈无度,但他在元老院面前则显得软弱可欺。皇帝在元老院面前,尤利安努斯以这种方式夺取权力后,以一种卑躬屈膝的方式管理事务,向我们元老院以及任何有影响力的人献殷勤,然而,他并不被信任。

皇帝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他们蔑视尤利安努斯,他们轻蔑地咒骂他,嘲笑他持续的、可耻的放荡行为。皇帝面对近卫军时,他未能兑现在‘拍卖’上关于金钱的诺言,这些财富已经被康茂德无止境的挥霍耗尽了。”尤利安努斯不仅因为不光彩的行为受到民众的鄙视,而且元老院和近卫军在内亦抱着同样的态度。加之尤利安努斯手中没有自己的军队,且城内所驻扎的一万多名近卫军亦不为尤利安努斯所控制,所以,尤利安努斯并无太多权力。内战的真正参与者是另外三位最强大行省的总督,他们最终决定了帝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