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虽然中国自古以来都以大陆文明为主,但在绵长海岸线的孕育下,中国古人也诞生了十分灿烂的航海文化。

我国先民们发明的指南针,更是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航海历史的发展,中国也曾经一度是世界上航海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在航海的过程中,除了依靠日月星辰和指南针辨别方位之外,一份详细的海图也是远航的保障。

从唐代开始,我国古人们就开始绘制海图了,到了明代我国的海图绘制水平也达到了巅峰,并为郑和七下西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航海历史,在春秋时期齐景公就曾和随从们在海上游玩了六个月,这说明当时我国的航海和造船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中国古代帆船

到了汉代,我国的商人们更是开辟了前往印度洋的海上航线。

在《汉书》中还记载了从我国沿海去往斯里兰卡等国家的航行路线和具体用时,这也是我国最早的航海路线记载之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航海技术进一步发展,部分航线已经成为日常贸易路线。

针对这些航线的记载,也愈发成熟,但那时人们并没有绘制海图的习惯,一些航行地标和具体时间,还是用文字进行记载的,这些资料便是我国古代海图绘制的滥觞。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古代航船

到了唐代,我国出现了有记载的第一幅海图,即贾耽所绘制的《海内华夷图》,关于此图的内容,在《旧唐书》中有如下记载:

广三丈,纵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百里,别章甫左衽,奠高山大川,缩四极于纤绮,分百郡于作绘,宇宙虽广,舒之不盈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

从其中“舟车所通”一句中,我们不难得知这张地图上,已经出现了航海线路,但其并不是专业的海图。

到了宋代,海图的绘制变得专业起来,虽然如今并没有宋代的海图流传下来,但从部分文字记载中,我们依然可以窥见当时海图的细节。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宋代码头

在宣和五年的时候,宋朝曾经派出一个使团前往高丽,在回来后他们绘制了《宣和奉使高丽 图经》。

这部图集中就包含了从甬江口招宝山出发,前往高丽所途径的海道,官员们将沿途的大小岛屿全部记录在图册上,并对不同岛屿的分类进行了详细区分。

这也标志着我国海图绘制技术的成熟。

到了南宋时期,部分官员提出可以通过海路偷袭北方,来缓解襄樊之围。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宋制战船

但最终这一进攻计划并没有成行,后来蒙古人在南宋官员手中得到了为此次进攻计划准备的海图。

据说其上绘制的航线和岛屿,几乎没有任何误差,这幅海图也为之后元代的航海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元代时,海运成为了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北方都城需要通过海运从南方获得粮食和其他资源。

这让我国的航海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航海导航技术也在这段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这也为海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

当时人们在航海时一般用指南针来进行导航,因此有关航海的书籍一般被称为“针经”,航路也被称为“针路”。

在这些针经中就保留着中国流传下来的最早海图,那就是附在《海道经》中的《海道指南图》。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海道经》书影

现存的《海道指南图》由三个双页共六幅图形组成。

方向标准和现在的地图不同,其上为东方,下为西方,制图范围自南京龙江关开始,沿江出海,向南至宁波府,向北沿海岸经成 山头至直沽口及辽东半岛。

在《海道指南图》上,除了海岸线及沿岸地名之外,还有一些可以用来当做航行指示物的地点标注,对于一些较大的岛屿,海图上也有涉及。

不过其对于航线周边事物的记载较为笼统,在使用时必须要配合《海道经》才行。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古人使用的司南

在一些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海道指南图》上也做出了标注,提醒船员们在遭遇恶劣天气的时候,应当注意躲避,这也是一项值得注意的进步。

除了《海道指南图》之外,明朝初期还有几份海图流传了下来。

其中以前往日本和琉球的海图最为著名,即《使倭针经图说》和《琉球过海图》。

这两份海图也是附在针经末尾的,不过其内容比起《海道指南图》又有了不少改进。

在《使倭针经图说》中,记录了从太仓港以及福建出发前往日本的两条航线。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如今的太仓港

图中对沿途将要经过的重要岛屿,全部记载了下来,并且对岛屿的轮廓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这样就可以帮助航海者在行驶时判断方位了。

相较于《使倭针经图说》,《琉球过海图》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细致。

它记录了从福建梅花所至琉球那霸港的航线,并将航线上的大小山峦岛屿全部记录了下来。

在《使倭针经图说》里,岛屿之间的相对方位是缺乏记载的,而《琉球过海图》中所有地标在航线上的相对位置都是可以彼此对照的。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明代的琉球海图

这样就可以让航海者对于整条航线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并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对后续航行进行规划,这在我国海图绘制史上也是一件值得铭记的事情。

明代初期的海图大多继承自宋元时期的海图,其绘制方式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不过,随着郑和七下西洋,我国的航海技术又一次取得了极大发展,海图绘制工作也随之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明朝初期的重要政治活动,是明朝统治者为了彰显国力采取的外交手段,因此全国上下对于此次活动极为用心。

为了帮助郑和及其船队更好的规划航行路线,明朝政府在海图绘制上也做足了功课。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下西洋的郑和

后来郑和及其团队所使用的海图,被整合成了《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 图》,并被收录进了《武备志》中。

由于其全称较为拗口,因此后人们普遍将这组航海图称为《郑和航海图》。

《武备志》辑录的《郑和航海图》共有四十四幅海图,其中包括了四十幅普通海图和四幅供海员们在远洋航行时使用的过洋牵星图。

这些图片可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海图,其全长达到了六米多,据说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用的就是手卷式的海图。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郑和航海图》局部

和明代的民间海图相比,《郑和航海图》对于航线的记载更为细致。

在一路上除了岛屿和大陆边界被清楚地标注出来之外,一些可以用来指示方位的地标也都被写出。

其中甚至包括部分港口旁边的旗杆样式。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邮票上的郑和船队航行图

这让郑和及其船员在任何地方,都能第一时间明确自己的位置,这种信息密度是同时代其他海图所无法达到的。

除此之外,《郑和航海图》还根据航行区域的不同,记载了许多辅助信息。

在中国沿海航行的时候,船只往往距离岸边较近,可以使用罗盘来进行导航,因此海图上对于这段航线的具体行程耗时以及导航方向,记载得尤其详细。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过洋牵星图

在到达印度洋之后,观星就成为了船员们最重要的导航手段。

因此《郑和航海图》上详细地记录了在不同海域天体的变化,图集中的四幅过洋牵星图便是用来辅助船员确定方位的。

过洋牵星图四周绘有天文导航用的星座,并注记了星座的名称、方位和高度,这些图片的方位误差也被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部分数据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星空

除此之外,《郑和航海图》还对航线上不同航段的水深,礁石分布等信息做了标注,这都可以帮助船员们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在《郑和航海图》上一共标注了一百多条不同的航线,这让我们对于当时郑和船队的航行轨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而这些关于古老航线的记录,更是中国航海历史上的宝贵财富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郑和宝船模型

在中国历史上,航海虽然不是社会的主流,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航海技术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在航海图绘制,航行导航等领域,中国古人更是掌握了极为先进的知识和经验。

但是随着后来的闭关锁国政策,我国的航海事业进入了停滞阶段,最终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并和世界先进水平拉开了差距。

我国古代的海图绘制有多先进,小到沿岸旗杆,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清代港口(已不见远洋船只)

如今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海洋开发和航海事业发展也愈发重视。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航海工作者一定能够快速赶上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帮助我国重拾海洋强国地位,为中国全方位的复兴,提供更多的助力。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海道经》、《武备志》、《旧唐书》等古籍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郑和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什么##中国古代航海史#